海口龙华区出新招,推行城市清洁全时段全方位覆盖工程
社区保洁纳入区环卫部门统一管理
本报讯一直令许多环卫工作者困扰的难题是:由于在时间和空间覆盖上出现断点,导致城市清洁出现“扫前扫后两重天”的不均衡面貌!记者昨日从海口市龙华区了解到,该区近日已出台了多项新措施,不但社区清扫保洁纳入区环卫部门统一管理,而且还聘请了58名环卫退休工人减轻人手负担,保证辖区内的大街小巷不管白天黑夜,始终呈现清爽洁净的面貌!记者苏钟通讯员 陈安宇
社区保洁纳入环卫部门管理
“‘一人牵头,区域包干,清扫保洁一条龙’的管理责任制,是龙华区实现‘全覆盖’的重要手段。”昨日,龙华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应对可能出现清扫不及时的情况,龙华区环卫部门加大了道路清扫保洁的工作力度,实行街面卫生考核积分制,制定了清扫保洁标准、考核积分标准和奖惩办法。
“小街小巷密如蛛网的老城区社区曾是环卫工作的薄弱点。”相关负责人说,针对这一现象,龙华区认真查找了当前社区环卫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社区环卫管理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要以点带面、以典型带动整体,将龙昆上下社区、龙华中社区、大同里社区、侨中里社区的清扫保洁环卫工作纳入区环卫部门统一管理。现在,不论何时,居民们都能看到身穿红色环卫马甲、穿梭忙碌在家家户户门前的环卫工人。不少以往卫生意识较差的居民也被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深深感动,将家庭垃圾定期装袋放在规定地点,主动配合环卫工人的工作,使以上社区环境面貌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用电动小型保洁车清扫道路
“清扫保洁成果要保障,少不了犀利‘鹰眼’的监督巡查。”相关负责人说,为确保清扫保洁到位,整治效果不反弹,龙华区在繁华地段上设置“洁净工程”监督岗,每周连续七天值勤、保洁、巡逻监督,并制作了监督记录卡,既方便了日常管理,又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教育和约束作用。
为提高清洁工作效率、减少环卫工人的疲劳感,一种轻便环保的电动小型保洁机动车近日也被引进到龙华区,通过合理调度,大大解决了早晨、下午两次普扫之后空隙时间段内的道路不洁问题,增强了机械化保洁的频率,确保了道路的整洁。“有了电动保洁车,我们也是‘机械化部队’了!”环卫工杜大姐笑着对记者说。
除加大清扫保洁、巡查力度外,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龙华区环卫局成立环卫“110”应急分队,配置环卫“110”车,实行24小时值班制。通过上述两种监管模式有效地实现长效管理,遏止了脏、乱、差发生的频次。
聘58名环卫退休工参与保洁
“‘五大工程’开展以来,龙华区一线环卫队伍也出现了人手吃紧、工作负荷量加大的情况。”龙华区环卫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此,局里聘请了58名业务强、觉悟高的原环卫退休工人参与保洁,既发挥了退休人员的余热,又保证了城市清洁力度和一线环卫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可谓“一举三得”。
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龙华区正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通过聘请专职监督员、企业监督员、社区义务监督员等形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整治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中小学生、老干部、工青妇、驻军部队等参与整治活动。此外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人员发放整改通知书,劝阻和制止违法行为,并协同执法人员进行查处,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使创建优美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